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奇闻趣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2公里深海底奇迹地发现“小飞象章鱼”

它看上去像电脑游戏中的小怪物,但实际上是世界最罕见的深海章鱼

 

深海区域:研究人员操控远程潜艇深入2公里深海底拍摄到小飞象章鱼的自然栖息地点

 

该深度海域的生物身体上无需色素,阳光无法照射到这一深度

  日前,科学家最新公布一段太平洋海底2公里深处惊现幽灵般的章鱼物种,栖息在海底觅食。

  这条章鱼长着像翅膀一样的鳍,同时,这种鳍也非常像一对耳朵,也因此获得更大众化的名称——“小飞象章鱼”。远程控制摄影机抵达美国太平洋西北部俄勒冈州海域的海底深渊,拍摄发现Grimpoteuthis bathynectes章鱼的自然栖息地点。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负责控制该水下勘测,此次勘测是于2005年进行的,直到近期才将这段视频公诸于众。

 

海水温度降至2摄氏度,小飞象章鱼仅能栖息在水下火山热液喷口处

 

小飞象章鱼舞动着触角,通过漏斗喷射水流,摆动着像耳朵一样的鳍,在水中自由游动

 

  适者生存:在这一深度的海域,海洋生物很难生存,这里的压力很大,甚至多数潜艇会像软饮料被拖拉机被辗过一样压扁

  小飞象章鱼栖息于太平洋西北部胡安德-富卡海脊接近水下火山的热液喷口处,它盘旋在海底上方,在海底沙层中寻觅着食物,它主要以海虫、双壳类动物、浮游桡足类动物和其它甲壳类动物为食。

  它舞动触角,从漏斗结构中喷射水流,以及摆动像耳朵一样的鳍在水中游动,与多数海底栖息生物一样,小飞象章鱼身体上没有积累色素,这是因为着色对于没有光线的海底环境而言毫无用处。

  此前在这一深度的海底很少观测到有章鱼出现,深海底的状况不适宜生存,甚至多数潜艇抵达深海底时受强压力作用,会像拖拉机辗过软饮料一样压扁。通常该深度海域压力值大约是11000磅每英寸,温度降至2-3摄氏度。

  由于没有阳光照射到这一深度的海域,深海生物已逐步适应视力下降,它们仅能探测到生物发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