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见证特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

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殷 常 符

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 寿,在近代中国,化学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成果。其首功应为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

徐寿,江苏无锡人,一八一八年出生于一个中等地主家庭。五岁时死了父亲,家庭经济性况不像一般地主那样富裕,这使徐寿不能顺利的走上科举仕途的八股文,开始研究所谓格致之学。

徐寿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大概是一八五五年后一、二年之内。他来到上海之后,看到了当时由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出版的《博物新编》一书(一八五五年出版),书中记氧气、氢气、等化学知识,从这本书里,徐寿学到了初步的化学知识。

徐寿从上海回到无锡后,亲手做了一些仪器开始进行化学试验,他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动手作试验,所以他的化学知识比起同时代的人,要丰富得多。他不仅试验了《博物新编》所载的方法,还能举一反三,做出书上未有的试验。一八六二年,他被请到安庆,与华蘅芳等人共同努力,造出了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一八六七年被调到江南制造局,从此一直到他逝世,在那里担任了十七年编译工作。徐寿除了译书之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格致书院”,向听讲的人做氧气、氢气试验,徐寿主持这一书院,这为我国的化学事业做了一些先驱工作。徐寿的两个儿子徐建寅、徐华封,在他的影响下也都成为化学工作者。在半殖民地半封的中国,化学能有这么一点基础,与徐寿的启蒙工作是分不离的。

据载,黎寿共译成十三部书,其中以化学译著为主,如:《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篇》、《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物体遇热易改说》等。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一些科学论文。徐寿的这些译著和论文。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贡献。

首先是化学基本物质命题方面,从徐寿所著的书开始,我们有了一套系统元素名称。今天通用的元素名称基本上就是采用了那时决定下来的原则。因为西方拼音文字和我国的方块汉字,造字的原则上具有本质的区别,大部分的化学原素在我国的语文里没有现成的名称可用。在徐寿之前,一些最著名的元素,如金、银、铜、铁、等,早以采用我国原有的名称;一些习见的气体如养气、轻气、等,则没有造成新字而是根据它们的性质来命名的,可是到徐寿译书的时代,元素以经有了六十四种,据性质命名的方式巳经不行了。因此,徐寿巧妙地应用西方文字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大约在一八七0年以后一、两年内,由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一书,首先印出中文化学元素表。绝大部分金属元素名称,如钠、锰、镍、钴、锌、钙、镁等最初都 是《化学鉴原》中使用的,一直保留到现在未改变。徐寿应用取音的原则,为我国元素名称奠定了基础,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

除了为元素名称奠定基础外,徐寿的贡献还在于介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在此以前,介绍的只是零星的化学常识,不成系统。徐寿所译的化学书,全盘把近代化学的主要部分都传入了我国。最早出版的《化学鉴原》是一部研究普通化学的书。论证基本理论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化学鉴原补编》是一部专门有机化学的书。《化学考质》则专讲定性分析。《化学求数》是讲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易解说》是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再加上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可以说这八部书概括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徐寿系统的传播了新的化学知识,不仅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日本也派克枊元前光来学习。

徐寿是中国近代一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所译著的超百卷的科学书籍, 推动了近代化学在我国传播,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不愧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我国近代数学家李善兰

华蘅芳,一八三三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匮县(今无锡)。自幼喜欢算学,其父为他买了许多算术书藉,并教其学习,所以进步很快。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外国人在上海开设的墨海书馆,译出很多数学、物理、矿物等方面的书籍,华蘅芳一一认真学习,并对其中的原理进行试验。后随徐寿投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任职,江南制造总局成立翻译馆后,他从事数学、地质学方面的书籍翻译工作,先后译出十二种一百六十多卷书。在实践中华蘅芳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八六二年,他以徐寿经过刻苦钻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的制造出我国历史第一部蒸气机,其地构巳相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往复式蒸气机”相类似。稍后,和徐寿共同研究成功的我国历史上後一艘机动轮船“黄鹄号”也胜利下水。为我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华蘅芳还是制造气球著名的科学家,他径过反复试验制造出一个直径五尺的气球“用强水发轻气,以实其中,演放飞升”。“观者赞叹,德教师内惭”,为中国人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

华蘅芳还在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和两湖书院兼讲数学课达二十余年,在教学中,“口讲指授,务以清显易明之语精奥之思”,造就一批数学人才。华蘅芳翻译著作在《代数术》、(关于数造表法、《决疑数学》、关于(概律论)等,以及关于地质矿物学的多种著作。他自已的著作有《行数轩算稿》六种,共二十三卷,其中《开方别数》“并商为一商,海宁李善兰推为空前绝后之作”。《积较术》的成书要比推差法早十九年。

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冯如

一九0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在《加尼弗尼亚美国人民报》上,报道了一条引起欧美各国极大震动的削息,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这个为中华民族争光的人,就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冯如。

冯如,广东恩平人,一八八三年出生在一个贫民家庭。一八九九年,由于家庭生活所迫,十二岁的冯如,离开了家乡,到美国三番市(旧金山)做工。一九0一年冯如去纽约作工,他省吃俭用,购买了不少书藉,白天劳动,晚上攻读,经过几年时间积累了广博的知识。

一九0四年,爆发了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冯如悲愤的说:在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不可 缺少之物,如果有千数百万架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就能对付侵略者了。决心“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无宁死。”从此,他立志献身于祖国的航空事业。

一九0七年九月,冯克在奥克兰(旧金山二埠)租了一间场房,开始从事研究飞机制造工作。尽管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它坚决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有志者,事进成。一九0 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二十一岁的冯如驾使着一架自已究制的莱特式飞机,在奥克市上空翱翔了二千六百四十公尺,其航程等于飞机发明者美国的莱特史弟一九0三年首次试飞八百二十五英尺的三倍多。这一成就使欧美为之震惊,九月二十三日,《加尼弗尼亚美国人民报》,以《中国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为标题,报道了冯如的业绩。这次试飞成功,揭开了中国航空史的第一页。十月,冯如创办的专门制造机器公司正式成立,冯如任总机械师。

当时,正在海外奔走的孙中山先生,观看了冯如的试飞表演,他高兴的说:“吾国大有人矣”!冯如从此更精神振奋,一九一0年又造出了一架更先进的飞机,他亲自架驶,创造了时速六十五英里,高度七百多英尺,航程二十英里记录。远远超过了在一九0九年八月于法国理姆斯举行的第一届国际比赛中,时速四十七点二英里速度冠军柯蒂斯,和五百零八英尺高度冠军拉塔姆。同年,冯参加了国际飞行协会举办飞行竞赛大会,获得了第一名,得了冠军奖。

冯如的思想是:祖国富强。他断然拒绝了美国人用重金招聘他为飞行技术教炼的荣誉,于一九一一年三月二十一二日,带着自制的两飞机和三名助手,怀着一颗赤字之心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

十月,武昌起义爆发了,冯如毅然参加了广东革命军,被任令为陆军飞机长。他还打算把飞机队编为北伐飞机侦察队,但由于“南北统一”,此愿望未能实现。

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冯如在广州效外进行飞行表演,不幸飞机失事,他头、胸、股、均受重伤。在临终前,他对助手们说:“我死后,你们千万不可因此而失去进取心。”说完,这颗年青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时他才二十九岁。

为了纪念这位飞机制造家、飞行家、广东革命政府决定“从优照顾阵亡例”给恤冯如,并把他安葬在七十二烈士墓左则,让他的忠魂与革命党人的英灵浩气长存。

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从北京乘座到那张家口的列车,进入山岭迭障、峭壁顶天的八达岭,到达长城脚下的青龙车站,就能看到站立巍然矗立着一座铜像。他就是近代中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原藉安微数原县(今属江西省),一八六一年出生于广东海南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由于当时的广东,是处于外国势力控制之下,因而使詹天佑接触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和机器的便利条件,他从小就对机械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八七二年,詹天佑年仅十二岁,由于家庭生活所迫,到香港投考清政府委派容闳办的幼童出洋预备班。录取后,他辞别了父母,作为第一批官费留学生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渴望,远涉重洋到美国学习。

一八七八年,他学完了中小学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中文学;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的四年级中,刻苦钻究,成绩优异,在毕业考试中,他得了第一名,并写了有学术价值《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毕业论文。一八八一年五月,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七月,詹天佑回到了祖国,准备把学的知识献给祖国。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詹天佑回国后用非所学地度过了七年,直到一八八八年,才进入了中国铁路公司,从此,他开始献身于中国的铁路事业。

当时詹天佑被聘为“帮办工程师”参加修建唐(山)津(天津)铁路。在唐津铁路工程中,詹天佑亲临现场指挥,只用了八十天,就完成了从唐沽到天津的铺路工程,初次显示了他的才干。

一八九二年,在架设滦河铁桥时,外国人只顾从中大捞油水,施工马虎从事,并在打桥桩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外国人眼看交桥期限急将到来,急得没办法,不得不去找张天佑。詹天佑分析了外国人的各种打桩法,经过缜密的测量后,决定改变桥址。用中国的“水鬼”潜入河底,以传统的方法,配合必要的机器打桩,终于顺利地奠定桥基,按期完成了滦河铁桥的全部工程,充分显示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一九0二年,詹天佑主持修筑新易铁路,(自高碑店至河北易县的西陵)时,打破了那种打路基风干一年方才铺轨外国传统贯例,采用一边筑路基,一边铺轨钉道的新方法,在四个月内就完成了这条二十八英里长的工程。即提前了两个月,又节省用费。新易线的建成,说明不用“外债”、“洋匠”,中国人民有能力自已修筑铁路。

一九0五年五月,詹天佑被清政府派任京张铁路会办(后称总办),兼总工程司。京张铁路总长不过两百公里,但要经过燕山山脉,沿途崇山山岭,尤为关东地带为险崚,八达岭是最高峰。当詹天佑负责修筑京张铁路的削息一传开,帝国主义分子挖苦说:“中国能开凿关沟段的公程司,还在娘胎里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已修筑铁路,就算不是梦想,于少也得五十年。”甚至攻击詹天佑“狂妄自大”“不自力量”。这些蔑视和朝笑,没有动摇詹天佑的坚强信心,他决定用事实来回答他们。

他忿激的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止!” “全世界的眼晴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这字字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为了给中国人赢得荣誉,他以惊人的毅力,投入了京张铁路的施工工程。

他冒着塞外凛烈的寒风,翻山越岭,测量线路,几乎走遍了整个铁路工地。为了攻克“关沟段”的危阻,保证列车能安全的爬上八达岭,他匠心独运。在青龙桥的东沟,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列车开到这里,配备两台大马力的机车一拉一推,使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设计。

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拒绝使用外国的窄轨,一律采用一*四三五米的国际标准轨距,为祖国将来铁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山区的特点,他就地取材,设计了很多宏伟可观的石拱桥。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

在詹天佑的主持下,一九0九年八月,京张铁路全线竣工,全线开凿四座总长一千七百多米的隧道,架桥一百二十五座,建涵洞二百多个,动土石约二百万立方,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九月二十四日,全线通车。十月二日,在南口车站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中外人士目暏这项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异口同声称赞詹天佑的卓越功绩和才华。

辛亥革命以后,詹天佑发起成立了中华工程学会(后改为中国工程司学会),他被选为会长。一九一三年,詹天佑主编的《京张铁路工程记要》和《华英工程词汇》正在式出版,为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九一九年四月二日,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祖国的铁路事业,积劳成疾,不幸病逝。时年五十八岁。詹天佑为祖国的铁路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在我国的铁路史上写下了铁路史的光辉一页。

学而习之


中国近代科学家
 
1
、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
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
开创性贡献。)
 
 
2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
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
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
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3
、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
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4
、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
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
纪地层系统的建立、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
献。)
 
 
5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
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于
1981
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
、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7
、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
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8
、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9
、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
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10
、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11
、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
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
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12
、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
 
 
13
、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
 
 
14
、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15
、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
“汤氏病毒”)
 
 
16
、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
人。)
 
 
17
、梁希(林学家)
 
 
18
、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19
、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
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
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
症。)
 
 
20
、吴阶平(医学家
,
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
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中国近现代孙氏艺术家 
蚌埠大明文化园奠基典礼情况报道.中国近现代孙氏自然科学家  2011-11-21 21:26:1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孙敬良:男,1930年7月生,山东掖县人。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设计专家。孙敬良院士在有关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热和燃烧稳定性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早期液体火箭发动机理论研究创始人之一。1947年8月一一1950年3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8年3月毕业于前苏联茹科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飞机与航空发动机专业。回国后在国防部一分院三部火箭发动机和理论研究室工作,1965年5月一~1978年3月担任上海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技术副所长、总工程师。1978年3月至上海航天局,曾任上海航天局副总工程师、长征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科技委主任、长征四号火箭总设计师;现任上海航天局技术顾问、JB一5卫星工程师、7ll工程副总设计师。孙敬良长期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与运载火箭研制。他主持了多种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改进;创造性地解决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不稳定的重大技术关键。他主持研制的风暴一号改进型火箭1981年“一箭三星”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发射一箭多星的国家。1982年任长征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提出并主持实施独创性的全动力系统冷流试验方案,攻克了大型运载火箭纵向耦合振动的技术关键,为1984年火箭成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做出重要贡献。1979年任长征四号火箭总设计师,提出总体方案优化设计原则,使运载能力超过国外同类火箭的水平;决策并主持实施多项先进技术,组织解决重大技术关键。1988年和1990年火箭两次发射气象卫星均获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能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991年任长征二号丁火箭总设计师,组织研制出运载能力大、入轨精度和可靠性高而单位质量有效载荷发射费用低(即经济性好)的二级火箭。1992年、1994年和1996年该火箭发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取得了发射成功的优异成绩,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孙敬良先后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及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培养了一大批航天科技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多次发表科学论著;是首批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孙玉:(1936.4.14—)通信技术专家。黑龙江省肇东县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作为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主持了散射数字传输系统研制、电信网络基础技术研究、我国第一代程控交换技术攻关、我国第一代IsDN试验试用网总体设计、三峡工程通信网总体设计、专项工程电信类系统总体概要设计和电信网络总体概念研究;发表论文和撰写报告loo余篇;出版《数字复接技术》等专著6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忠良:(1936.8.26—)微波毫米波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鄞县。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微波、毫米波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一)1980年首先提出体效应谐波振荡器原理,研制出94GHz体效应谐波模振荡器。(二)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介质谐振器基波稳频谐波输出毫米波微带振荡器;3毫米短槽耦合器级联耦合谐波功率合成器;毫米波分谐波注入锁定等多项理论和技术。(三)承担多项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研制出毫米波集成前端,突破高频分系统整体集成化遇到的有关电磁理论、电路设计和结构工艺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三种集成前端在使用环境下的高性能指标、低成本及抗振动、冲击、温度变化等难题。(四)提出一种红外/毫米波双模共口径衍射透镜技术;发展了一种准光双32/天馈/集成前端组件;给出了扩大毫米波焦面阵成像视场的分析结果。(五)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博士、硕士,建立了一支包括多名跨世纪人才的有朝气的学术梯队。所研制的“毫米波体效应振荡器系列”,“八毫米集成前端”等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部一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玉发:1937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技委主任。孙玉发院士是船用核动力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工委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专委会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长期从事反应堆工程设计与科研工作,在反应堆工程研发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潜艇核动力反应堆燃料元件两相流特性实验研究;负责设计建造了热工实验装置;主持完成了十三个大型核动力实验装置和核燃料与核材料、空泡物理两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主持完成秦山一期临界热负荷和驱动线热态试验、秦山二期堆芯水力模拟试验、Ac—600先进堆芯设计研究。曾多次获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核安全局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孙优贤:男,1964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浙江大学教师、工业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其间:1984年至1987年为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习。)浙江大学控制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民盟中央常委、浙江省委主委,浙江大学控制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会评议组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特邀评委,全国博士后基金会学科评议组副组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制浆造纸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委员会主任、过程控制委员主任,中国化工学会自动化委员会主任,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工业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1月任浙江省人大副主任。


    孙家广:1946年1月出生,江苏镇江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现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十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主任,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长。孙家广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及管理技术与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开发。他负责研制了有我国知识产权的计算辅助设计绘图、三维产品与工程造型及数字建模、集成化cAD/cAM支撑软件、工程图档电子化管理、企业资源调度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等六种大型软件,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在基于corba/web技术的产品数据管理框架,线框、曲面、实体和特征统一表示的产品与工程造型及数字建模算法,多资源、多事件、多进程协同工作环境,产品全局数据模型的中性表示及其转换平台和cAD应用软件二次开发工具等方面有创新;联合申请的协同几何造型课题还获得美国、法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孙家广院士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奖1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发表论文136篇,EI已收录三十四篇,ScI收录六篇;作为第一作者著书四本。


    孙传尧:(1944.12.13)。矿物加工工程专家。生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山东省东平县人。196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矿治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新疆可可托海选矿厂副厂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现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复杂多金属矿石选矿工艺和浮选理论研究,在钨铋钼、铅锌、铜镍、锂铍钽铌等复杂多金属矿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领导并参加柿竹园十年国家科技攻关全过程,采用主干全浮流程和自主工业开发的高效螯合捕收剂,攻克黑白钨和硫化矿物多种含钙矿物浮选分离的难题,使我国独创的钨铋修正复杂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获得成功,是世界钨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利用矿物等可浮原理首创异步混选法并在工业推广应用;铅锌浮选分离技术有多项创新推动我国铅锌选矿技术进步。电化学控制浮选工程化研究获优秀成果。低锂矿石浮选新工艺的创新使生产指标国内外领先。率先工业浮选铍精矿和引进惯圆锥破碎机开发均获成功。领导研制成功BK30l捕收剂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国内外选厂应用。关于硅酸盐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的研究获重要成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编审专业书一部。获国家二等奖三项;发明专利四项,论文近70篇;指导博士生十四人,硕士生5人。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才新:(1944.12.13)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电压工程(高电压与绝缘及故障诊断技术)专家。出生于重庆市垫江县,196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访问研究。曾任重庆大学电气工程系主任、重庆大学副校长,现任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专长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特别是在高电压绝缘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对高海拔、污秽、覆冰(雪)、酸雨(雾)等复杂环境中高压和超特高压输电的外绝缘特性及放电机理、绝缘配合原则及防止事故的技术措施等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取得了系统的成果,推进了外绝缘放电理论的发展,被国际大电网会议专家工作组引用为制定标准的技术支持和国内标准引用,并被西电东送等许多重点工程的设计及运行采用,效益显著。主持了大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系统研究,解决了在线监测多种特征量提取、故障分类及模式识别等系列技术关键,研发成功实用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多参量多功能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与系统,实现了成果产业化,效益显著。提出和开展了以能量可控陡脉冲对肿瘤不可逆电击穿机理及方法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授权发明专利三项,出版专著四部,发表论文260篇。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承纬:(1939.12.12)爆炸力学专家。出生于上海市.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国家863计划八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炸药爆轰、激光辐照效应、应用脉冲功率技术等研究,并从事材料动态响应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基础研究。爆轰物理方面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为核武器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提出激光辐照效应新模式,为激光应用技术做出重要贡献。倡导我国的电磁发射、高电压爆磁发生器和电磁内爆研究,做了开拓性工作。
发表专著二部、译著一部,技术报告和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40项以上,国防发明专利一项。培养博、硕士生30余名,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伟:(女)(1935.11.16)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胶州市。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曾任教授、博导,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硅酸盐学报》副主编。现任东南大学纤维与纤维混凝土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硅酸盐学报》国际编辑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孙伟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与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防护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应用技术、结构形成与损伤劣化机理、工业废渣资源化、复合因素作用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评价和寿命预测新理论与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际或境外合作项目40多项。获国家发明三等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性能设计与施工技术”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耐久混凝土的评价与失效机理及寿命预测”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一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六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26篇次,ScI引用100多篇次。主编国际会议英文论文集一部,主要参编《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专著一部。培养博士生30人。硕士生36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晋良:sun Jinliang(1946.1.2--)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复合材料专家。出生于上海市。1968年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长期从事碳/碳复合材料、特种纤维及特种纺织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研究成功的新型复合材料增强骨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整体毡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主持的碳/碳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曾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制成功的各类碳/碳复合材料已应用于多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系统及防热系统。在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铱星中,在亚星二号、燕克斯达一号卫星发射中用于近地点发动机均获圆满成功。此外,在特种纤维及特种纺织材料等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研究成功的导电性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成型用辅料吸胶透气材料等成果在劳动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曾发表过的主要论文有“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多向编织物概述”、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针刺整体毡”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铁珩sunTieheng(1938.3.22---)污染生太学、环境工程学专家。辽宁省海城市人。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太研究所所长。现任沈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太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生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沈阳市科协主席。孙铁珩先生长期致力于污染生太学与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在建立与发展污水土地处理和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为主体的污染生太环境工程技术体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l、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有机、无机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生太过程研究,发展了我国土壤复合污染生态学。2、根据土壤的净化功能和环境同化容量,建立了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体系,为在我国实施污水人工处理与自然处理并行的水处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撑;3、通过对石油、多环芳烃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开展清洁与生物修复研究,在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与建立特异工程菌,生物泥浆反应与预制床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出版专著、译著13部(主编4部);发表论文150篇;国家专利九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5人。被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科技专家、辽宁省及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九林:男,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研究应用的学科带头人,他长期站在开拓者的位置从事信息科学与资源及农业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取得多项开拓性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为创立“国土资源及农业信息”工程科学和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信息委员会常务理事、副主任,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再生资源与环境学科中心主任,国际科联世界数据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事。在取得的15项重大成果中,有11项获省部级以上18种奖励;专著ll部,论文80余篇。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燕:生于河北,著名临床肿瘤学家。现任国家药品(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兼任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他是我国内科肿瘤学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59年起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工作,1979---1981年间曾以客座教授身份在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从事研究,回国后曾于1986年---1994年间任内科主任。他四十多年来在开发抗肿瘤新药,常见肿瘤如睾丸肿瘤、淋巴瘤、肺癌等的综合治疗,扶正中药促进细胞免疫作用,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在我国的推广,以及教育和保健等方面卓有贡献。曾多次在国内外受奖。著有《内科肿瘤学》、《肺癌》、《临床肿瘤内科治疗手册》和《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等专著25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曾被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名医(1993)、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1)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4)。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钧:祖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生于苏州。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毕业(1944)。1949年5月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早年(1954一~1956年)随苏联桥梁专家N.H.斯尼特柯教授学习并担任专家技术口译,修毕副博士学位课程并写作论文。1980---1981年去美国留学,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任访问教授。他青年时期在母校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秋全国院系调整,转调同济大学任讲师(1953)、副教授(1962)和教授迄今。195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经选任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93年后改任院士。
孙枢:地质学家。1933年7月23日生于江苏金坛。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孙汉董: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39年生于云南保山。1962年毕业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系统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红豆杉科、五味子科、伞形科、樟科及地衣类等科属的200余种植物的资源和次生代谢成分,分离鉴定了1500余个单体化合物,阐明了这些植物的化学物质基础,发掘了一些新的资源,发现了新化合物500余个,有开发应用价值的20余个,发展了萜类化学,丰富了天然化合物的内容。率先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结构,揭示了冬凌草作为抗癌药物的开发应用。还开发了中国橡苔香料、新型昆虫驱避剂等。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钟秀:计算机科学家。原籍浙江余杭,生于江苏南京。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技术科学院院长、教授。主持研制了国产系列计算机DJ$200系列的DJS200/XTl和DJS200/XT1lP等操作系统。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zcz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研制和开发了多个实用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如分布式单板机系统和ZH分布式微形计算机系统。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农业机械测试数据的实时处理等方面。研制了南京市政府局部网络系统和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企业管理系统。主持研制了多个分布式系统软件,如在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方面提出和实现了(;SM等三种语言。在分布式操作系统方面,设计和实现了zczOs和ZGL等操作系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质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后,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研制试验过程中,深入实际,艰苦奋斗,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他为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孙鸿烈:土地资源和土壤学家,河南濮阳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1957年年至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历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主任、主任。中科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池会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副院长。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参加了黄河中游、黑龙江流域、西藏高原和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主持编写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开发和区域农业发展的研究报告和图集。七十年代初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大规模、多学科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孙儒泳:(sun Ruyongl927)浙江宁波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8年在原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态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态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理科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北京市政府水产科技顾问团成员,《生态学报》和《兽类学报》副主编,《动物学报》和《动物学研究》编委,美国《生理动物学》(PhysiologicAlzo()logy)编委。他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四十多年,撰写和参与撰写的专著、译著、高等教材共16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他独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获第二届高校教材评审全国优秀奖和1992年全国教学图书展一等奖。他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十六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农业部科技时进步二等奖等六项、并于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它平行地出现于两种小啮齿类,生活在草甸中的普通田鼠和森林中的欧土(clethriono。mys 1are()lus),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他研究长爪沙鼠Meiones(nguiculatIlS)}代谢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发现静止代谢率与平均每日代谢率的变化率不同,提供以20。C下ADMR为主要参数的we“ler日能量收支(DEB)模型应予以修正。他提出恒温动物的恒温能力的一个新指数,在应用上优于Rickle指数。他发现晚成性根田鼠的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呈“s”型,可化分为三个时期。


    孙曼霁:男,1931年8月3日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4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于第五军医大学。现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院专家组成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常务专家委员会常委、南京大学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主任、北京医科大学卫生部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孙曼霁院士长期从事防化医学研究,参加“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课题的有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完成“梭曼与乙酰胆碱酯酶作用的生化机理”科研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用单克隆抗体研究乙酰胆碱酯活性区域”等4项课题分别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2名。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7月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孙大业:细胞生物学家。生于浙江杭州,原籍。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从事“细胞信号转导”领域中植物钙调素(caM)及质外体多肽信使的研究。(1)在十余种植物质外体中检出CaM证明细胞外存在CaM具有普遍性。(2)发现质外体CaM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增强RubiSO()小亚基基因表达等功能。(3)在花粉中首先发现存在异三聚体G蛋白且与ca2+信号途径一起参与质外体CaM跨膜与胞内信号转导机理;提出“质外体caM是植物中的一种广谱性多肽使信的学术观点,并指出植物质外体多肽信号,在决定细胞发育命运上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在植物caM分布、定位,质外体CaM结合蛋白的纯化与基因克隆,CaM与热激信号转导、植物类整合素方面进行研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家钟:出生天津市。理论化学家。1952年毕业燕京大学,同年分配来吉林大学,在蔡镏生、唐敖庆等老一辈化学家率领下,参与了化学的创建。1978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所长。理论化学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从事现论化学教学和科研。40多年来,在量子化学多体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在被誉为中国学派的配位场理论研究中,将参数拟合方法发展为新的多体理论,并得到实际应用;深刻地揭示了二阶约化密度矩陈的拓扑空间的几何性质,建立了前人未曾得到的孪函数多组态自洽场方程;得到了多重散射Xa自洽场方法中所缺少的原子重叠作用项,扩展了应用范围,被称为严格的x理论。近年来,还揭示了高分子固化的本质是溶胶凝胶相转变。1982年所参与的配位场理论方法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学术专著4部。1991年经评选被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孙义燧:天体力学家.1936年12月20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市。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国际天文联合会天体力学组织委员会委员,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200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孙德和:(19ll---1981)中国冶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9月生于安徽桐城县,1981年7月21日卒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高工和阿亨工科大学攻读钢铁冶金,1938年获工程师学位,嗣后以炼钢工程身份先后在克虏伯钢铁厂和柏林钢厂研究钢铁生产和铸造技术。其著作曾发表在德国《钢铁档案》杂志上,后被英、美、苏等国引用。1943年以最优秀成绩获工程博士学位,并被授予玻色尔斯奖。1946年回国,历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无锡开源机器厂厂长,上海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上钢三厂厂长等职。1952年后,调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主持了中国第一个特殊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工程总体设计,为中国自行设计特殊钢厂开辟了道路。他建议在中国采用氧气顶吹转炉新技术,并具体指导了第一个30吨氧气顶吹转炉车间的设计工作。指导了唐山中国首批连续钢的总体设计和实验。在上海主持了中国第一次钢水真空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实验,对上海钢铁工业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冶金工业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援外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孙殿卿,字鸿儒,1910年3月10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2007年6月10日8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1925年考入哈尔滨市立第三中学学习,1928年暑期到北京求学,先考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中理科学习第二年暑期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预科,1930年9月正式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孙殿卿院士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四纪冰川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组织、领导了《地质力学方法与实践》的研究、总结,完成了七部高水平的系列专著(包括一部修订本)和《全球构造体系纲要要图》,从而把地质力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成为地质力学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他担任主编完成了李四光原著《中国地质学》扩编版的编著和出版,为弘扬李四光的学术思想和开创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他已年逾九十,仍亲自指导《全球构造体系图》的编图工作,病重期间在病床上仍念念不忘此项工作。由于孙殿卿院士在地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1950年他获得中国地质学会赵亚曾奖,197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1995年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1年获得国家图书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