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历史之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揭秘:三四十年代陈云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

陈云有一个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著名论述,叫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一论述蕴含了陈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更是陈云在实际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切身体会。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哲学——这门曾经被人们误解为“神秘玄学”的学科,何以成为陈云长期伏案研究的对象?陈云之所以开始学哲学,主要是得益于毛泽东对他的思想点拨,其中更蕴含着陈云与毛泽东的深深情谊。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陈云出席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后与主席团成员合影。后排左二为陈云,前排右四为毛泽东。.jpg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陈云出席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后与主席团成员合影。后排左二为陈云,前排右四为毛泽东。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主席。1933年1月,陈云从上海奔赴中央苏区。对毛泽东这位最先上山打游击,一次次带领红军以少胜多,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的传奇人物,陈云早有景仰。初次相识,陈云如此描述对毛泽东这位湖南人的印象:“似乎一介书生,常衣灰布学生装,暇时手执唐诗,极善辞令。”在此后两人心意相通的并肩作战中,陈云不仅领略了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更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毛泽东深入剖析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出了深入敌人后方采取运动战术的创造性战略思想,让陈云豁然开朗,深受启发。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作为毛泽东惺惺相惜的革命战友,陈云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关键时刻,为毛泽东投了决胜的一票,为实现党的历史转折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41年10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云特别谈到对毛泽东的认识过程:“见面后,认识上有变化,感觉他‘经验多’。遵义会议后,开始知道毛主席懂军事,红军南渡乌江后,才佩服他的军事天才。认为‘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旗帜’。”1941年10月8日,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讨论王明错误时,陈云更是坚定不移地支持毛泽东。他义正言辞地说:“过去我认为毛泽东只是军事上很行,因为遵义会议后红军的行动方针都是他的主意。毛泽东写出《论持久战》后,我便了解了他在政治上也是很行的,实际上,毛泽东政治、军事都很好。”

在苏联期间,陈云曾到列宁学校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身处异国、心系中国革命的陈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经常会思考人为什么会犯错误这样一个问题:如党内的一些领导人像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都是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还会犯错误?他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过去自己也犯过错误,犯错误的重要原因是否是因为经验少呢?对这些问题,陈云看得很重,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陈云不曾想到,他心中的这一疑问,会在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的再次相逢中,得到圆满的解答。

1943年12月,陈云(中)同毛泽东、林伯渠参观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展览会。.jpg

1943年12月,陈云(中)同毛泽东、林伯渠参观陕甘宁边区农业生产展览会。

延安的夜晚,总是那么寒冷。透过主席房间里的亮光,依稀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毛泽东身披破旧军大衣,手执卷烟,正在认真地批阅着文件。在外徘徊许久的陈云,终于鼓起勇气叩开了主席办公室外半虚掩的房门。陈云一进屋,就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希望主席能够帮助他找到少犯错误或者不犯大的错误的途径。轻柔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屋子,袅袅烟雾之中清晰地闪现着主席炯炯的目光。只见主席抖了抖身上的大衣,笑着打破了沉寂:“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思想方法更重要嘛!犯错误的重要原因就是你的思想方法不对头。我建议你学学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席一语破的,令陈云茅塞顿开。在1981年,陈云曾回忆道:“毛泽东同志亲自给我讲过三次要学哲学。在延安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大好,把毛泽东同志的主要著作和他起草的重要电报认真读了一遍,受益很大。我由此深刻地领会到,工作要做好,一定要实事求是。”在另一次谈话中,陈云再次提到了此事:“在延安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在陈云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始终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为指导思想,制定政策、处理问题、发表讲话。在陈云的晚年,他更是多次将这15字要诀书赠各级领导干部并系统阐述“十五字”思想的指导作用。陈云的“十五字”思想更被誉为“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文/(上海)张伊丽,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影响陈云人生的几位重要人物》